10月18日至19日,我校外交大讲堂(第二期)暨外语课程思政系列活动在长安校区举行。中国驻吉尔吉斯斯坦、拉脱维亚、哈萨克斯坦、乌克兰原特命全权大使姚培生,中国驻津巴布韦共和国、苏里南共和国原特命全权大使,外交学院原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袁南生应邀访问我校并为师生作专题讲座。北京外交人员服务局运驰国际文化教育中心副主任刘志友陪同出席活动。

10月19日上午,我校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王启龙、副校长吴耀武在长安校区会见了来宾,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英文学院负责人参加了会谈。王启龙副校长表示,我校作为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高层次外语类人才培养基地,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统领全校各项外事工作,多年来积极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大局和地方外事工作发展,积极响应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不断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深度联系,完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步伐。他强调,本次外交大讲堂暨外语课程思政系列活动的举办,是学校坚持立德树人、践行课程思政、创新教学形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希望广大师生能够充分利用这次机会,加强对外交工作的认识与了解,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为我国的外交事业贡献力量。

姚培生大使表示,西外是一所有着深厚外交底蕴和外语专业优势的高水平大学,多年来为党和国家培养了众多优秀外交人才,能够在自身开放、多元的土壤中常态化举行“外交大讲堂”系列活动,不仅为广大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交流机会,更加强了师生们对我国外交事业的理解与传承。袁南生大使强调,西外是我国重要的外语、外交人才培养基地,希望西外学子在修炼好专业技能的同时,深入学习我国各项外交战略和政策,准确把握国际关系发展变化趋势,拓宽视野、锐意进取,努力成为祖国需要的优秀复合型人才,为祖国外交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活动期间,姚培生大使于10月18日下午为师生作了“我的外交亲历”主题讲座。他结合自己在乌克兰和中亚部分国家充满挑战的外交工作经历,阐述了“颜色革命”的性质及起源,使师生们深入了解了“颜色革命”与非政府组织、地缘政治等的复杂关系及对我国的影响,勉励大家要加倍珍惜我国和平、稳定、繁荣的发展成果,并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时刻履行捍卫国家利益的重要使命。10月19日下午,袁南生大使作了“中美关系和国际形势”主题讲座。他详细回顾了中美关系经历的“四个阶段”及双边关系转变的“两大背景”,深刻分析了美国在对华贸易赤字缩减、在华企业准入条件和新兴产业政策补贴等领域的重点目标,并结合多年的外交工作经验,分享了国际关系形势的“六大走向”和关于处理好中美关系的“五点看法”,鼓励师生们要在客观认识当前纷繁复杂国际关系的前提下,坚守“和平共荣”的全球思维,树立自信、进取、宽容、责任的大国公民心态,展现“世界和平建设者、全球发展贡献者、国际秩序维护者”的大国风范。

此次外交大讲堂(第二期)暨外语课程思政系列活动的举办,是我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自身专业特色优势,创新教学方式、丰富实践形式,驱动外语课程思政的有效实践。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坚持教育对外开放服务教育改革发展全局和外交工作大局,不断完善外事工作体制机制,提升外事工作管理水平,继续加强建设服务陕西外事工作生力军、服务我省对外交流“金名片”和服务西部地区国际化人才培养重要基地的重要角色。“十四五”期间,学校将全面推动“教师+课程+教材+学生+管理”的“五位一体”国际化发展模式和“语言+专业+国别区域研究+中外合作办学”的“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并以构建西外全球人文交流网络新格局为契机,努力将学校各项对外开放发展成果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为我省加快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和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贡献西外力量。
(供稿单位: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英文学院;文:樊花、田越崎;图:卢文博、赵泽鹏;审核:景楠、张生庭)